为精准对接学前教育行业发展需求,持续优化人才培养质量,近期,学前教育专业开展了2025版人才培养方案系列论证会。
6月26日下午,专业召集2026届毕业生在博思楼105教室论证了2025版人才培养方案,在场参与学生围绕专业实践课程的安排提出了建议,希望专业多安排实践教学的机会,增加真实情景教学的体验感。
6月30日下午,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在三楼会议室组织召开2025版人才培养方案专任教师论证会。本次会议由杨瑛主任主持,学前教育专业全体专任教师参与,旨在通过专业研讨,为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筑牢基石。
会议伊始,杨瑛主任立足行业动态与教育发展趋势,深度解读2025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背景。她围绕学前教育行业对人才知识、技能、素养的新要求,结合学前教育政策导向,对方案中新增课程的设置逻辑、调整课程的内容优化方向,以及课程学分、课时的科学编排等核心内容,进行了细致且全面的说明,清晰勾勒出人才培养的全新路径,为后续研讨环节锚定方向。
进入方案合理性研讨阶段,教师们聚焦课程衔接、实践教学适配性等关键维度,展开热烈且富有深度的交流。王燕老师基于教学实践观察,指出《学前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两门心理方向的核心课程同时安排在第3学期不够科学,建议分学期开设,以保障教学系统性与学生学习效果;杨先华老师则从课程整合角度出发,提出《0-3岁婴幼儿卫生与保健》和《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两门选修课程,可围绕“0-3岁婴幼儿发展与照护”核心目标进行融合设计,精简重复内容,强化知识应用关联;左文老师结合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新趋势,建议将《SPSS基础与应用》调整为《教育统计学》,以提升学生数据分析、教育研究的专业能力。研讨过程中,老师们各抒己见、思维碰撞,既剖析现有问题,又积极贡献解决方案,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注入多元专业智慧。
论证会聚焦学前教育人才培养关键环节,通过精准解读、深度研讨,有效推动课程体系与行业需求、教育规律的适配优化。后续,学前教育专业将吸纳论证会成果,持续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为培育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质量学前教育人才蓄力,助力专业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输送更具竞争力的后备力量。
在校生论证会现场
教师论证会现场
(文/邓家英 图/杨松慧 一审/杨瑛 二审/王华刚 三审/崔德虎)
联系方式:贵州省铜仁市川硐教育园区 邮编: 554300 Powered by Ebo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