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简介
白强,男,土家族,中共党员,重庆市酉阳县人,南京大学教育学博士、重庆大学法理学硕士、西南师范大学(现西南大学)史学学士。贵州省高层次引进人才,现任铜仁学院三级教授、研究生导师,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先锋、贵州省首批咨政专家、贵州省高校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重庆市人民防空教育专家、国防教育专家,兼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议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专家库专家。主要从事教育学、管理学、历史学跨学科研究,研究领域为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史、科技发展战略与决策研究。
二、学历学科背景
2012.09-2016.06 南京大学教育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获教育学博士学位。
2002.09-2005.06 重庆大学法理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获法理学硕士学位。
1992.09-1996.06 西南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获历史学学士学位。
三、党政工作经历
1996.07-2002.09重庆大学党委武装部专武干部、军事教官;
2002.09-2005.09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生党支部书记、学办主任;
2005.09-2009.09重庆大学虎溪校区管委会学工办副主任;
2009.09-2018.04中共重庆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直属党支部委员会书记,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生命科学学院建院负责人;
2018.04-2019.09 贵州省高层次引进人才,铜仁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
2019.09-2021.09 贵州省高层次引进人才,铜仁学院教育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
四、教学科研经历
1996.07-2002.09 重庆大学国防生军事教官,主讲《军队管理学》课程;
2002.09-2018.04 重庆大学高等教育学研究生导师(2012年起,独立指导培养毕业硕士生14名、外籍留学生2名),主讲《高等教育哲学》《高等教育史》专业课程,从事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研究。
2018.04-—至今 铜仁学院教育学院教授,主讲《教育学原理》本科生课
程、《科学研究方法专题》硕士生课程。兼重庆大学研究生导师,从事教育学、管理学、历史学跨学科研究,研究方向为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史、科技发展战略与决策研究。
五、科研成果
(一)研究专著
1.白强.“双一流”建设基本问题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2022年11月。
2.白强.危机˙转机˙生机:哈佛大学百年改革轨迹探究[M],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年11月。
(二)咨政报告
3.白强.《关于进一步聚焦主战略主定位加强有组织科研的建议》《贵州咨政》2024年第19期采纳,编报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主要领导。
4.白强,侯长林.《关于加快推进我省一流学科建设的建议》《贵州咨政》2021年第7期采纳,获省长李炳军同志肯定性批示。
5.白强.《关于推进我省高层次人才大汇聚的建议》《贵州咨政》2022年第6期采纳,编报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主要领导。
6.白强.《关于推进铜仁市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议》被《铜仁咨政》2022年第1期采纳,编报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主要领导。
(三)纵向课题
7.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国家一般课题“知识生产模式变革下高校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创新研究”(BIA220053),20万元。主持人,在研。
8.“十二五”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重点课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研究”(DIA110256),3万元。主持人,结项。
9.重庆市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机理及培育路径研究”(15SKS001),2万元。主持人,结项。
10.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研究”(19GZZD22),6万元。主持人,结项。
11.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重点课题“贵州省高等教育发展瓶颈、影响因素及赶超策略研究”(2019A045)。主持人,结项。
12.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重点课题“高校学科文化建设研究”(2023A001),5万元。主持人,在研。
(四)发表文章
13.白强.知识生产模式变革下高校学科高质量发展的危机与化解[J].科学管理研究,2024(2).CSSCI。
14.白强.战略科学家与重大工程:角色担当、作用机理及实现机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4(4).CSSCI。
15.白强.高校有组织科研:发展趋势、逻辑转向与机制创新——基于知识生产模式变革视角的分析[J].江苏高教,2023(7).CSSCI。
16.白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驱动逻辑、关键路径与中国突破——基于英德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历史考察.中国科学院院刊,2023(10).CSSCI,CSCD。
17.白强.基于知识生产模式Ⅲ的高校学科高质量发展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23(4).CSSCI。
18.白强.变革型大学校长的共性特征、生成逻辑与启示—基于中外两位大学校长卓越办学实践的历史考察[J].高教探索,2023(2).CSSCI(扩)。
19.白强.高校知识生产的逻辑分析与学科建设动力机制构建[J].现代教育管理,2023(9).CSSCI(扩)。
20.白强.科技人才称号的本质、异化与回归[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2(10).CSSCI,CSCD。
21.白强.知识生产模式变革下一流学科建设的逻辑转向与机制建构[J].大学教育科学,2022(5).CSSCI,《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3年第1期全文转载。
22.白强.大学改革实践灵动论[J].江苏高教,2020(6).CSSCI。
23.白强.大学知识生产模式变革与学科建设创新[J].大学教育科学,2020(3).CSSCI。
24.白强,迟明阳.符号生产:“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层次人才流动治理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6).CSSCI。
25.白强.世界一流学科的生成逻辑与建设路径—基于中外两所大学两个一流学科生长史的考察[J].大学教育科学,2019(4).CSSCI。《新华文摘》2019年第22期辑览。
26.白强.中国特色“双一流”大学建设的逻辑根据与路径选择[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6).CSSCI。
27.白强.大学科研评价旨意:悖离与回归[J].大学教育科学,2018(6). CSSCI。
28.白强.一流大学视角下一流研究生教育的思考[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7(2).CSSCI。
29.白强.理论审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化的心理分析[J].重庆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CSSCI。
30.白强.切实履行导师育人职责 培养学生学术诚信品格[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9).CSSCI。
31.白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中的矛盾审视与政策化解[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6).CSSCI。
32.白强.大学生科技创新非智力因素培养研究——以教育联动为视角[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CSSCI。
33.白强.创新人才培养“特区”实证研究[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CSSCI。
34.白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研究——哈佛大学的经验与启示[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CSSCI。
35.白强.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调查[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CSSCI。
36.白强.大学生极端自我攻击心理生成机理及其预防对策探讨[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CSSCI。
37.白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容与途径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CSSCI。
38.白强.习近平职业教育思想的理论内涵、内在逻辑与思维特征[J].职业技术教育,2018(13).北大核心。
39.白强.以“供给侧”改革思维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理论导刊,2017(7).北大核心。
40.白强.论中国儒道法思想与西方自然法特质[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41.白强.哈佛大学本科招生制度改革的特点及启示[J].高等建筑教育,2015(4).
42.白强.学术型研究生教育探究性本质:逻辑、要求、悖离与回归[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3).
43.白强,李帮燕.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进路[J].铜仁学院学报,2022(6).
44.白强.理性˙悟性˙秉性:走向卓越的大学改革品质[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5).
45.白强.贵州高等教育发展瓶颈、影响因素及破解之策[J].铜仁学院学报,2021(6).
46.白强.关于破解贵州高层次人才短缺问题的建议[J].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1(3).
47.白强.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再思考[J].铜仁学院学报,2019(3).
48.白强.民国时期教育家校长群体共性特征及启示[J].铜仁学院学报,2018(12).
49.白强.哈佛大学百年改革的历史、规律与启示[J].教师教育学报,2017(2).
50.白强.走向世界一流大学的改革逻辑与启示——以哈佛大学百年改革为例[J].教师教育学报,2017(1).
51.白强.哈佛大学卓越教师队伍建设的经验与启示——基于四位著名校长改革的历史考察[J].教师教育学报,2016(1).
52.白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基于重庆市六所高校的调查[J].高等建筑教育,2016(6).
53.白强.美国名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与启示——基于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考察[J].教师教育学报,2015(3).
54.白强.哈佛大学改革的特点及启示[J].高等建筑教育,2015(3).
55.白强.论习近平文化强国战略思想的理论渊源及时代背景[J].学理论,2015(13).
56.白强.高校辅导员科研团队建构探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5(2).
57.白强.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精神内涵与实践路径[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4(3).
58.白强.国际化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14(3).
59.白强.大学艺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意义、问题和建议[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
60.白强.大学生党员组织生活现状与质量提升研究——以重庆大学为例[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2(3).
61.白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G因素”分析及培养——基于重庆市部分高校的调查[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1(5).
62.白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需要遵循什么改革逻辑(光明网理论专稿)[J].2016-2-23.
63.白强.现代大学治理需要高超智慧(光明网理论专稿).2016-4-7.
64.白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要提振精气神(光明网理论专稿)2016-4-21.
65.白强.超常规、接地气: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策略思考(光明网理论专稿).2016-2-25.国务院发展中心“中国智库网”全文转载。
(五)成果获奖
66.2023年 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67.2020年 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排名第一)
68.2022年 贵州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一)
69.2023年 贵州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70.2020年 贵州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71.2020年 铜仁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一)
72.2023年 铜仁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一)
联系方式:贵州省铜仁市川硐教育园区 邮编: 554300 Powered by Ebo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