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下午,我校在学科楼智慧教室举办了“明德湖”教学工作坊第二十一期活动之学科竞赛与创新人才培养教研活动。副校长罗静、教务处处长龚静出席;各二级学院分管教学副院长、学科竞赛指导老师以及部分学生代表一起参与教研活动。
活动开始,3位优秀的赛事指导老师和1位优秀学生代表分别以不同的主题分享了赛事的优秀经验。农林工程与规划学院的曾祥老师、国际学院的胡红渊老师、大数据学院的隆蓉老师分别以“高水平学科竞赛在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在外语学科竞赛中培养大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国际视野”以及“基于数学建模竞赛驱动的学生能力素质培养”为主题谈了自己的心得和体会,农林工程与规划学院学生代表郭强分享了和队友一起参加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的成长经历。

曾祥老师发言

胡红渊老师发言

隆蓉老师发言
学生代表郭强在台上进行分享
在研讨环节,参研人员分别围绕“结合院级特色如何打造1-2个高质量学科竞赛”、“竞赛成果产出需要哪些支持”、“通过什么途径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关注、参与学科竞赛”、“快速提升参赛选手的参赛技能的方法有哪些”、“如何进行高质量的学科竞赛备赛”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并将结果进行了讲解分享。
学生组讨论
指导老师组讨论

院长组讨论
分享环节结束后,罗静副校长进行了点评,她指出只有将我们的使命和担当融入竞赛指导中,将爱国家、爱学校等思政教育融入学生指导中,我们才能产生有温度、有情怀的高水平成果。同时鼓励在竞赛中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大力支持教师们在工作中大胆、放手创新,带领学生产出更多更高水平的成果。
罗静副校长发言
龚静教授发言
最后龚静教授总结了此次活动,一是学科竞赛是学生成长的平台,学院要以学科竞赛为引领,培养创新性人才;二是学科竞赛的关键是老师,尤其需要应用型老师;三是学科竞赛仍需机制体制创新,教务处将根据大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相应的调整。
思想的碰撞带来的是新的思路、新的认识、新的转变和新的方向,学科竞赛将在人才培养的方面做出更多新的尝试和努力,为学生的成才贡献提供更多的可能性。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漆江 吴梅 王奎/文图 姚卫/编 龚静/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