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中国古代货币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人民银行铜仁市中心支行于2017年9月18日在支行会议室组织一次“中国古代货币——政治经济与历史文化”视频讲座。我院经济管理学院财务金融系杨光祥老师及2014级金融工程专业实习生24人参与讲座会议,同时参加讲座的还有铜仁市金融机构相关人员。
主讲人周卫荣教授从以下5个角度对中国古代货币及其反映的政治经济与历史文化进行了介绍:1、中国货币的起源与发展概况;2、为什么中国古代长期使用青铜货币;3、为什么中国古代不使用金银钱币;4、中国古代的白银货;5、中国古代钱币领域有哪些重大发明。
首先,周卫荣教授介绍了中国古代货币的起源与发展概况,他指出,货币史不仅是经济学的一部分,准确地说,也是一部政治经济史。中国古代货币起源于先秦时期,历经秦汉、魏晋南北朝的初步发展;直到唐朝时期,贞观之治,社会大发展,货币开始符号化、规范化;而到了两宋时期,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商业空前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更是我国古代货币发展的巅峰;元明清时期,我国古代货币才开始衰落。在谈到古代中国为什么长期使用青铜而不使用金银钱币时,他指出,这与三个层面有关,一是社会文化,其次是经济,再者是资源与技术。首先,中国古代青铜客观上已具备了一般等价物的资格;其次,古代大都以农业为主,自给自足,物物交换;再者,古代早期便探明大量氧化铜矿,很便于冶炼,而中国黄金白银的资源特点,以及中国古代开采条件十分有限,并不适宜开采。随后,他用图展示了中国古代的白银货币,并一一做了详细介绍。最后,他讲到了中国古代货币领域的重大发明:第一是叠铸,叠铸即层叠铸造,是中国古代铸钱业的一项重大技术发明,省工又省料,是革命性的发明;其次是翻砂,该项铸钱工艺可实现循环往复的连续铸钱作业,节约成本,提高效率,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发明;再者是纸币,纸币作为一项革命性的发明,从中国古代一直沿用至今,其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最后他指出,主要使用金银货币的西方是不可能首先发明和使用纸币的,需求决定存在。
周卫荣教授的讲解形象生动,语言诙谐,赢得了与会人员的阵阵掌声。通过本次讲座,我院金融工程专业师生对中国古代货币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也得到进一步弘扬和推广。
(文超/文 杨光祥/图 张立科/编 杨建/审)

讲座现场(一)

讲座现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