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科研工作 >> 学科建设 >> 正文
科研工作
 
国际学院举办“翻译与意识形态”讲座
日期:2024-09-12 16:30:17  发布人:  浏览量:

9月9日下午,国际学院教师孙玉婷以“翻译与意识形态——以《共产党宣言》中日译本中‘阶级’概念的翻译为例”为题,为全院教师带来了一场精彩讲座。副院长李谦教授主持讲座。

孙玉婷深度剖析了中日不同译者翻译《共产党宣言》的翻译策略,揭示了这些策略如何深受译者各自的社会背景、政治立场及时代需求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这些翻译差异如何影响读者对“阶级”概念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与接受。这一研究不仅展现了翻译作为文化交流桥梁的复杂性,还深刻揭示了其在塑造思想认知中的重要作用。

孙玉婷老师的分析细致入微她指出,中日两国译者在翻译《共产党宣言》时,不仅面临着语言转换的挑战,更需应对各自社会文化背景和政治环境的深刻影响。这些复杂因素导致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取了不同的策略,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译本。尤为重要的是,孙老师强调,这些翻译策略的差异不仅关乎文字层面的转换,更深刻影响了读者对“阶级”这一核心概念以及马克思主义整体理论框架的理解。她指出,不同译本在传达“阶级”概念时,可能因翻译者的立场和视角不同,而导致读者在理解上产生偏差,甚至形成截然不同的理论认知。

讲座通过深入探讨翻译活动如何深受意识形态影响,并通过《共产党宣言》这一经典文献在中日两国不同译本中对“阶级”概念的诠释差异,揭示翻译不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更是文化、历史与政治意识形态的镜像反映。为我们深入理解翻译在文化交流中的桥梁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图、文/科研科  一审:饶华宏 二审:李谦  三审:张志会)



点击数: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