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承办武陵山罗霄山和湘赣边区乡村振兴科教联盟第四届专家论坛暨典型案例交流会
  • 发布人:
  • 时间:2025-10-19
  • 点击:
  • 来源:
  • 打印

10月18日,由武陵山、罗霄山和湘赣边区乡村振兴科教联盟、湖南农业大学主办,我校承办的武陵山、罗霄山和湘赣边区乡村振兴科教联盟第四届专家论坛暨典型案例交流会在铜仁举行。来自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和重庆五省市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领导嘉宾、专家学者围绕“数字赋能·科教融汇: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主题,分享各自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就如何将这些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武陵山、罗霄山与湘赣边区,既是地理相接的生态屏障,也是人文相亲、使命共担的发展共同体。自“两山一区”乡村振兴科教联盟成立以来,坚持以科教协同为引擎,以区域共进为目标,在资源共享、人才共育、产业共创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探索。

贵州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命华指出,案例是经验的凝练,交流是智慧的碰撞。此次论坛,将通过深入交流与思想交锋,进一步激发区域协同的合力,催生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武陵山样本”“罗霄山经验”在贵州实施,期望以此次铜仁交流为新起点,推动联盟成员在平台共建、项目共研、人才共享等方面结出更多务实成果,共同构建更加紧密的科教服务乡村振兴共同体。

铜仁市副市长王飚说当前,铜仁市正处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将数字技术融入乡村产业振兴全过程,通过科教融汇培育山区农业新质生产力,是全市面临的重大课题。铜仁将充分把握这一难得机遇,积极吸收借鉴各方成功做法,深入交流、深化合作,全力当好专家智慧与铜仁实践深度融合的桥梁,共同推动更多科技创新成果在铜仁转化应用、集成示范。

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石维表示,本次论坛邀请到业内知名院士和专家学者,汇聚联盟各成员单位在乡村振兴一线的宝贵实践与典型案例,既是一次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一次思想的深度碰撞,必将启迪新思想、新智慧,进一步深化联盟成员间的务实合作,共同为“两山一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的科教动能作为联盟成员单位,学校将一如既往发挥自身在特色学科、人才培养与服务地方的优势,与各兄弟单位继续深化合作,共同致力于将联盟打造为区域乡村振兴的智库高地与创新引擎。

论坛期间,举行了三场主旨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邹学校以“团队的建设与管理”为题的主旨报告,既具有很高的理论高度,又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让大家深受启迪。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刘少军围绕“鱼类良种良养良销”所作的主旨报告,是一次关于如何将尖端科研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服务国计民生的生动诠释,指明了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全国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协同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张建平关于“数智技术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关键技术与实践路径”的主旨报告,极具前瞻性与指导意义,人受益匪浅,给人深刻启发。

论坛期间,出席的领导和嘉宾为“两山一区”乡村振兴科教联盟2025年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和优秀案例获得者进行了颁奖。湖南农业大学、井冈山大学、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贵州省农业科学院、铜仁学院、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铜仁市农业农村局等7家单位分别进行了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分享与经验交流。

论坛期间,与会的领导嘉宾、专家学者还前往江口县,参观考察民和镇国药同济堂全国最大淫羊藿种苗基地、闵孝镇鱼良溪村鼎基石冷水鱼养殖基地、贵茶集团抹茶单体车间和贵茶展馆、江口县绿色金融发展中心等,了解我校产学研工作情况和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成效。

此次论坛的举办,进一步促进了“两山一区”内的广大涉农院校、农业科技和农业产业相关领域服务工作者汇聚智慧、分享经验、深化合作,彰显了“两山一区”乡村振兴科教联盟在服务国家战略中新担当新作为,为做大做强“两山一区”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加快推动湘鄂赣黔渝地区乡村振兴与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了智慧力量。

(供稿:党委宣传部  一审:张东方  二审:张朝飞  三审:周永雄)

论坛现场

论坛现场

贵州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命华讲话

铜仁市副市长王飚讲话

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石维讲话

主旨报告

主旨报告

主旨报告

案例颁奖

案例颁奖

案例颁奖

论坛现场

论坛现场

参观考察

参观考察

参观考察

参观考察